|
||
|
|
高價收藥爬上了電線桿 今天去見客戶在路上看著躺著一張巴掌大的小廣告,上面寫有“高價收藥”和聯系電話等。在中國眼科醫院門口,它們甚至公然“爬”上了電線桿。我國藥品管理法明文規定,藥品生產企業、藥品經營企業、醫療機構必須從具有藥品生產、經營資格的企業購進藥品。那這些廣告主又為何這樣大膽? 帶著滿腹疑問,記者很順利地撥通了其中一個手機號,下面是記者與機主李某的一段對話—— 記者:喂,你好!請問你那是高價收藥嗎?現在我手上有一些藥,不知你要不要? 李某:哦,你是哪兒的? 記者:我在機關工作,父母也是醫院職工。 李某:我明白了。那你都有什么藥? 記者:主要是美羅華和胃藥,也有一些增強免疫力的藥,像排毒養顏膠囊、樸雪口服液、諾賽克等。 李某:我們不要這些保健品,諾賽克還行。 記者:廣告上不是寫著收美羅華嗎? 李某:我們是要進口醫療用藥,像“康麥斯”、“海斯維”這些,國內較好的針劑和片劑也行。我可以告訴你,“同仁堂”和“上海羅氏”的藥就很好賣。 記者:這不會有什么問題吧? 李某:沒事兒,我們都是直接送到制收藥公司的。你要是沒進口的,就專搞國內二三百元的藥吧,保證沒問題。 記者:你們出的價高嗎? 李某:當然高嘍,我們高價收藥長期交易,你就知道了。像諾賽克,如果是片劑一盒45元,如果是膠囊一盒100元。等見面后,我們還可以商量。 記者:那我怎么把藥交給你呢? 李某:我去找你。我在豐臺區,你在哪兒? 記者:我在石景山區,但現在要上班,能周末給你嗎? 李某:沒問題。等你準備好了,告訴我你有哪些藥,我再帶著錢過去;蛘,你說個地方,一切由你定。 記者:你的手機不會變吧? 李某:放心,24小時開機。以后熟了,我們每周見一次就行了。
|
是一家以藥品零售和批發業務為主導的企業